抗战回望44︱《战线》:“提高各部的积极性,以争取不断的大胜利”

抗战回望44︱《战线》:“提高各部的积极性,以争取不断的大胜利”

hyde158 2025-08-11 装修图样 3 次浏览 0个评论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

《战线》创刊于1938年2月20日,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刊物。该刊为32开油印本,由省委编印出版。1939年6月20日,从第20期起此刊由战线社出版,后改为铅印。1941年1月1日,晋察冀边区党委改称“中共晋察冀北岳区党委”,《战线》从1月15日的第51期起又改由区党委出版。

在创刊号中,《战线》刊登了朱德、彭德怀祝贺晋察冀军区取得作战胜利的贺电。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晋察冀军区于1938年2月对平汉路等重要交通线发动破袭战役。2月9日,晋察冀军区第一、三军分区部队对平汉路发起第一次破袭,使平汉路一度陷于瘫痪。贺电指出,这一胜利“配合我东线友军抗战”,“兴奋了广大的抗战军民”,“打击了敌人和汉奸”,并希望扩大宣传,“提高各部的积极性,以争取不断的大胜利”。

抗战回望44︱《战线》:“提高各部的积极性,以争取不断的大胜利”

《朱德、彭德怀贺电》,《战线》1938年创刊号

1938年4月上旬,晋察冀边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山西五台山金刚库召开。北方局派彭真传达中央精神,指导会议的进程。聂荣臻作《几个月来支持华北抗战的总结与我们今后的任务》报告,阐述了目前中日战争的形势与任务,坚持华北抗战的意义,冀中平原游击战和冀东挺进游击战以及晋察冀边区在抗战中的地位等,强调指出晋察冀是“敌后全国唯一统一战线的政府”。会后,根据中央指示,将晋察冀省委改为晋察冀区党委,刘澜涛任书记;将冀中省委改为冀中区党委,黄敬任书记。

抗战回望44︱《战线》:“提高各部的积极性,以争取不断的大胜利”

聂荣臻:《几个月来支持华北抗战的总结与我们今后的任务》,《战线》1938年第4期

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由此,北岳区党委改组成统一领导全区党政军民各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1943年1月1日,原晋察冀军内刊物《熔炉》并入《战线》。合并后,按照原来的出版期数,《战线》从第100期续出。

1944年2月20日,从第116期起,《战线》由晋察冀中央分局接办,作为分局党刊继续出版,每半月刊印一次。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思想和政策教育,传达中央、北方局和分局的指示,加强1944年5月20日,《战线》出至120期后一度停刊,1945年6月15日复刊,不久又停刊。

1947年,经过八年抗战和一年多的解放战争,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已拥有80余万党员,成为我党在全国范围内较大的一个革命根据地。当时,边区面临着打仗土改和大生产三件大事,迫切需要进一步从思想上建设党、发展党,贯彻毛泽东思想于一切工作中。为适应这种形势,《战线》于4月20日再次复刊。聂荣臻在复刊词中指出:“《战线》的任务……就是要统一党内思想,交流经验,指导工作。”同年12月5日,正式出版复刊之后的《战线》第1期,为16开铅印本。此后不定期刊印,直至1948年5月晋察冀、晋冀鲁豫两中央局合并为华北局之前。

抗战回望44︱《战线》:“提高各部的积极性,以争取不断的大胜利”

《战线》1941年第68期封面

《战线》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县级干部。除登载政治形势、边区建设、党的组织、地方武装等问题外,每期内容有明显侧重,尤其在贯彻党的历次会议精神和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方面。《战线》的创办,对北岳区党员干部思想的统一和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的提高,对边区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家装公司,本文标题:《抗战回望44︱《战线》:“提高各部的积极性,以争取不断的大胜利”》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