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短意长|我被公共场合短视频声音困扰不已

言短意长|我被公共场合短视频声音困扰不已

hyde158 2025-07-15 装修图样 2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公共场合看报纸和刷短视频有区别吗?

这里面的区别大了:看报纸基本上没啥“负外部性”,但是拿着手机刷短视频的“负外部性”就太大了,自己看得津津有味,旁边的人已经受不了了。

一般来说,降低这种“负外部性”的办法有两个:播放者主动戴耳机或者采取静音播放模式。

先说“播放者主动戴耳机”,这是一种很值得点赞的自律行为,我自己也是这种方式,放视频的话必然戴耳机。但是有很多人并没有养成随时随地戴耳机的习惯,声音开得还特别大,令人困扰不已。

再说“静音播放模式”,这种主动行为当然值得点赞,但采用者极少。原因无他:看短视频,声音是“灵魂”,没有了声音的短视频,看着都觉得无聊。

刷短视频,似乎不开着声音,就等于没刷。

如果你在家里用手机刷短视频,就算把声音开到最大,可能也不大会影响家庭之外其他人。家庭成员之间如果有意见,自行协商就好了。如果房屋隔音效果好一些,邻居大概也不会被打扰。

但是,在当下已全面进入短视频时代的中国,碎片时间刷短视频已经成了人们最重要的闲余消遣方式:几乎所有的公共场合都已经被短视频噪音“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作为重灾区的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高铁车厢里;医院门诊处,病房也一样;饭店大厅中……

所以每次购买火车票的时候我都会注意是否有专门的静音车厢车票可以购买。如果有,我肯定会毫无疑问地选择购买。但是真的等到上车之后,你就会发现作用寥寥。还是有很多人旁若无人地使用外放刷短视频,列车员的确会过来提醒这是静音车厢,请把视频声音调小或者戴上耳机。会好一会儿,过一会儿一切照旧。可能ta根本就没有耳机或者把耳机带上车。想看短视频,又受不了静音播放,于是只能开外放了。

所以,现在我一看到那种耳朵上时刻别着一个耳机的年轻人都会“肃然起敬”:好样的,年轻人!

以前呢,我接打电话的声音也不小。我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我每次接打电话的时候都会躲到无人的地方,用尽量轻微的声音接打电话,最低程度化给他人造成的困扰。

公共场合行为得体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堂终身必修课。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家装公司,本文标题:《言短意长|我被公共场合短视频声音困扰不已》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